汇佳 & 华晟工程师学院基地项目以校企协同共建共享为核心,深度落实立德树人、德技并修根本任务,在六大维度形成鲜明亮点。
一、创新管理机制,强化协同育人
推行工程师学院 “双院长制”,由校方院长统筹教学管理,企业院长注入行业资源,实现决策层的校企深度融合。配套实施的校企教学例会制,每月定期研讨教学计划、课程优化及人才培养方案,已累计召开各类相关会议18次,推动 3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落地。通过制度保障,打破校企壁垒,构建起权责清晰、高效联动的协同育人新格局。
二、革新培养模式,培育工匠人才
立足 “工场化” 理念,从内容、环境、组织形态三维发力。内容上,引入企业真实项目重构课程体系;环境中,打造仿真实训场景;组织形态方面,采用 “项目组” 运作模式。学生在工场化实践中,既掌握专业技能,又培育工匠精神,培养出企业认可的高素质技能人才。
三、深耕教学内容,激发创新成果
以实践项目为载体,将工场化思维与创新意识培养贯穿教学。企业工程师全程参与课程设计,开发出18门基于真实项目的课程,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,不仅提升实操能力,学生竞赛成绩优异: 学生在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,展现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。近些年工程师学院超过200名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,项累计获得省部级奖项30余项,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四、打造沉浸环境,贯通育人链条
构建 “产业 — 行业 — 企业 — 专业 — 项目 — 课程” 一体化育人链条,创设沉浸式工场化教学场景。建成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软件技术、数字媒体、通信工程等实训中心,配备企业级设备超过 120台套,还原真实工作环境。学生在模拟产业生态中学习成长,无缝对接企业需求,实现学习与就业的 “零距离” 过渡。
五、践行 “双准育人”,塑造职业素养
秉持 “一日生活准军事化,教育教学准职业化” 的 “双准育人” 特色,通过准军事化管理培养学生纪律意识、团队协作能力;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企业职业标准与文化,强化职业素养。数据显示,学生的职业行为规范达标率达 90%,企业对毕业生职业素养满意度达 85%。
六、筑牢就业保障,构建长效机制
将招生、培养、就业三位一体深度融合,打造长效发展机制。工程师学院设立就业办公室,项目组建专业团队提供 “一对一” 个性化就业指导,帮扶学生实现优质就业。搭建线上就业直播平台,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,吸引多家企业参与,提供优质就业岗位,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 95% 左右,毕业生平均起薪高于同类院校平均水平10%左右。